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同行大家好,一提到车牌识别技术,可能大家首先考虑到的是车牌识别技术对停车场的严格要求,比如流量不能过大、摄像机拍摄角度的限制、识别率等等。但是近五年来,车牌识别技术停车场管理系统已经取得了飞速的发展,应用的范围也已经从最初一进一出的单一模式发展到了现在在一个停车场内能够实现多种混合模式并存。同时随着软件技术的发展、运算能力的大幅提高和高清摄像机的配合使用,对停车场硬件建设的要求也不再苛刻。
那么为什么要在医院这种车流量大、排车密集甚至内部划分复杂的停车场采用车牌识别技术呢?
传统的发卡系统导致车辆进出速度慢,使用手持读卡机发卡、读卡需要反应时间,内外车辆不能准确区分,内部车辆大量占用患者停车场。而且现有的发卡模式容易造成丢卡,尤其是内部车辆进门领卡、出门亮证的现象,造成了停车卡的大量丢失,平均每天丢卡在15-20张,识别主要靠收费员人工操作,容易造成偷漏和闯卡。采用了车牌识别系统后,彻底摒弃了停车卡,从而达到“一快、两准”的目的,即停车速度快、内外分别准、收费数据准。
医院停车场状况
图一反映了天津市第一中心医院过去的停车状况。
原因分析
医院地处位置比较重要,处于中环线与西南片区接驳地带,车流频繁;医院属于综合性三甲医院,医疗覆盖片区大,来院患者人数众多;车位资源不足,现有划线车位仅有700个;现有出入口宽度有限,拓宽工程量大。
我们要解决的问题
在天津市第一中心医院停车场实施车牌识别系统有两个难度。首先是出入难,原有的规划设计比较老,最新的一次改造是在2008年奥运期间,当时主要改造的是路面,也没有考虑出入口方面的需要。出入口宽度有限需要拓宽,但是拓宽涉及到的不仅是一个资金的问题,还会涉及到市政规划、道路交通很多方面,实际操作起来比较麻烦。
第二个就是停车难,怎样划分和隔离临时停车场与职工停车场,让职工专用停车场专门管理,再一个就是,在现有车位数量条件下,既要保证职工车辆停放,又要让病人有更多的车位使用。
解决方案——车牌识别系统
车牌识别系统是凝聚了车牌焦点曝光、立体识别、车牌畸变校准等多项独创技术,通过对车辆车牌拍照识别从而管理控制车辆进出的一套智能管理系统。
我们重新对天津市第一中心医院停车场进行了划分,划分的原则就是大场套小场的模式。因为医院的职工停车场与患者停车场无法完全分开,职工停车场是套在患者停车场里面的,职工车辆不论进出,都要走患者停车场的大门。因此,我们根据这种情况,在整个大院里划出了两块专用的职工停车场,规划5进4出的综合管理模式,大场(患者车场)出入口比原有3车道增加了2车道,有效提升了进出速度;职工车场与临时车场隔离,保证职工和患者停车,有限车位资源最大化应用;采用大场套小场的管理模式,大场为车牌识别管理模式,小场(职工车场)采用内部预先输入车牌照的车牌识别管理模式,职工车辆可以从大场的任意通道进出,减少绕圈;系统单独建立网络,保证系统安全、高速运行;多级管理查询权限,管理中心可以直接连接集团总部,方便管理。
系统结构(见图二)
嵌入式识别
车牌识别摄像机嵌入DSP芯片,将所有算法固化在硬件中,摄像机向系统数据库传输的是车牌识别结果,而不是车牌识别图片,真正的实现硬件识别,假如岗亭计算机故障,能实现脱机独立工作,保证系统的稳定性。
软件特色
可以预设全场车位数,即预设最大车位数,满数不抬杆,结束传统的人工控制车辆入场,减少保安工作量。
特殊客户车辆处理(如来宾或领导来访车辆)。特殊客户车辆若未在系统中做登记,出场时可在软件上选择“免费抬杆”,自动记录车辆出入信息,也保证车场报表的真实性及特殊车辆数据可查。
临时车辆停车流程(见图三)
职工车辆出入场流程
如图四,系统可真正实现大场套小场,无论职工车辆怎样出入,只要在临时车场停留超时(时限可以设置),出院则需缴费。同时支持在线缴费和内部一卡通。
系统优势
系统有下列几点优势:一,快速入场,可实现最快4秒车辆即可通过道闸入场;二,快速离场,系统可以自动显示播报收费金额;三,避免漏洞,由车牌识别核算停车费,机制严密避免收费漏洞;四,立体识别,可双摄像头采集车牌信息避免误差;五,识别率高,出入口收费自动识别准确率大于等于98%。
以前使用发卡方式,平均每辆车最少要等三到四辆车,现在使用了车牌识别系统之后,高峰期车杆是一直抬着的,不落下来,但是每辆车进入的时候都会自动拍照,可实现不停车进入,这就完全把进场的时间省下来了。出场的时候可实现快速离场,我们传统的缴费方式,要司机把卡交到收费员手中,读卡出数据,现在的车牌识别系统,只要车进入拍照区,压到地感,系统就可以自动报出应交的停车费金额。
刚刚与沈阳医大附院的领导探讨,关于大场套小场管理的问题,这也是个难点。怎么来实现呢,我们现在采取的模式就是所有的车辆都可以通过车牌识别系统,都可以进入第一道闸,进入职工停车场时,需要进入第二道闸,提前输入车牌号码的内部车辆可以无障碍进入。
临停车辆进入停车场后再出去,是两张图片:进门一张,出门一张,对于临时停放的患者车辆,在离开停车场时,会弹出两幅图片,然后弹出收费金额;但是对于职工内部车辆,出来时是四幅图片,第一张是进大场的图片,第二张是进职工停车场的图片,第三张是出职工停车场的图片,第四张就是出大场的图片,只有这四张图片都吻合了,它的收费金额才是零。我们做这个设计时也考虑到,万一职工不听话非要停在患者停车场怎么办?如果内部车辆停在了患者停车场,那么从软件就设定好了,按临时停车来收费。
还有一种情况,职工进入大场了,也进入职工停车场了,可能看到职工停车场不好停,或者说假如这个职工在门诊值班,职工停车场与门诊处稍远一些,就有可能出现这位职工去职工停车场转了一圈没有停,直接去门诊楼下停在了患者停车场的情况,这种情况下午或夜间的时候比较多。这个问题我们也解决了,在软件上设定一个时间,车辆在经过每一个摄像头时都有拍照,都有记录,最后出场时将在停车场停留的总时间减去在职工停车场停留的时间,来判断内部车辆是否在临时停车场停车,从而判断是否需要按临时停车来收费。
招标经验
这里我想讲一下,关于我们招标期间的一些想法。这个项目,我们将招标的重点放在了停车场管理软件的开发和创新上,我们最终和设备厂家达成共同开发、研制的新思路,将甲乙方的利益联系起来,防止了以往设备厂家只卖设备,不管甲方实际使用情况的出现。
当时我们招标停车场系统的时候,开始的想法是大场使用车牌识别系统,小场使用蓝牙,给每辆职工车上都装上蓝牙。但是后来经过论证,我们感觉,与我们合作的厂家的软件技术,完全可以达到统一使用车牌识别技术的效果,最后我们就放弃了使用蓝牙系统的想法。
而且我们通过这次招标发现了一些问题,我们也邀请了各地的很多设备厂家,最后发现,大的厂家会有一套自己内部的质量标准体系,我们提出招标书以后,他们经过研究分析认为,我们的项目对他们的企业来说属于非标产品,涉及到非标产品,他们的区域经理就给我看了一下他们的呈报单,走一圈下来的话这事没有十天半个月是解决不了的。所以我们最终选择了一家设备方面一般,但是软件方面非常有特色的企业,我们双方结成了一个战略合作协议,因为大家都知道,设备这个东西市场上都可以买到,关键是集成,而我们这个项目做得就是集成。
这次演讲就是一个简单地经验介绍,还有刚刚也有专家提到一些问题,比如将来的停车场收费支付,肯定是实现电子支付的趋势,我们也考虑到了,我们这个系统也完全可以兼容电子支付,我今天就讲这么多,谢谢大家。